https://read01.com/zh-tw/mExQ2O.html#.W0QqfNIza70
「龜船」到底有多變態——全面解剖李舜臣的神秘武器
眼看《中日死磕史》在「頭條」連載到了李舜臣的鳴梁海戰,忍不住再來聊聊龜船。
「龜船」名字的來由自然是因為它獨特的外型,船型像只烏龜。記載李舜臣生平的《李忠武公全書》寫道:「其形僂然,若龜之曝」。
圖:位於韓國麗水的復原龜船。
朝鮮文獻中,首次提及「龜船」二字來自於十五世紀初的《李朝實錄》,其中1415年的記載有:「龜船之法,衝突眾敵,而敵不能害,可謂決勝之良策。更令堅巧造作,以備戰勝之具。」
乍一看,「敵不能害」貌似龜縮防守,但這隻烏龜又能「衝突眾敵」,所以不是只縮頭龜,而是衝鋒陷陣的忍者神龜。
維基百科這樣介紹道:這些龜船被稱為「戈船」或「蒙沖」,主要被用來抵擋女真與日本人海盜。然而,因為接下來一百多年的和平期間,這些早期龜船被廢棄不用。朝鮮海軍的大將李舜臣,鼓勵海軍工程師羅大用設計及建造了今日舉世聞名的船。
圖:《武經總要》里所繪「蒙沖」
「戈船」和「蒙沖」是兩種中國古代戰船。戈船,就是裝備了矛戈的船;蒙沖,則是蒙著生牛皮的衝鋒船。北宋《武經總要》里解釋道:「蒙沖者,以生牛革蒙戰船背,左右開擎棹空,矢石不能敗。前後左右有弩窗、矛穴,敵近則施放。此不用大船,務在建速,乘人之不備。」
緣起於中國戰船的龜船,就是加強版的「蒙沖」。
讓我們來全面解剖一下龜船的奧秘。
一、龜頭。
所有關於龜船的圖片,給人印象很深的是船首設計成猙獰的龍頭。
《李忠武公全書》記載道:「艫設龜頭,長四尺三寸,寬三尺,里爇硫黃煙硝,張口吐煙霧,以迷敵……龜頭上穿二炮穴,下設二門,門傍各有一炮穴。」
圖:朝鮮李朝流傳下來的龜船圖樣
與日本戰國鬼怪一樣的頭盔一樣,船首猙獰的龍頭也是為了恐嚇敵人。噴出硫黃煙霧一是為了迷惑敵人視野,一是用刺鼻的煙霧進行生化攻擊。
龍頭中間的火炮,按照李舜臣的說法,是用來近距離轟擊敵船的:「龜船直衝層樓船下,以龍口仰放玄字鐵丸,又放天地字大將軍箭,撞破其船。」
二、龜背。
龜船設計上最被後人稱道的就是它的船背。據說,船的上半部包覆著六角形的鐵甲,鐵甲上有鐵錐突出。
李舜臣本人的《亂中日記》里並沒有龜船覆蓋「鐵甲」的記載,而跟隨他戰鬥的侄子李芳,則提到了在船頂甲板覆有綴滿鋒利尖錐的甲片。
圖:船背布滿尖錐的龜船。
日本方面,曾經有將領記載道:「敵人艦隊向我方攻擊,其中三艘大船是鐵包的盲船(龜船)。」
對於龜船是不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船,因為留下的原始資料很少,後世的爭議很多。普遍的觀點是認為龜船還是木質船體,只是船背覆蓋著帶錐的鐵皮。
從記載中我們得知,龜船舷板厚約4寸,約合13厘米,這種厚度,那個時代的日軍火繩槍甚至再大口徑的大筒,也是不可能穿透的。
如此來看,龜船就是個身上長刺、刀槍不入的怪物。
特別重要的一點是,龜船使日軍的王牌戰術完全無效。
圖:朝鮮人所繪龜船戰鬥圖。
日本戰國時代的水戰,主要制勝戰術還停留在「海賊戰術」——接舷戰,就是靠近敵艦後,用鉤索鉤住船沿攀上去進行白刃戰。
而這種以殺傷人員為目的的接舷戰,碰到全封閉的龜船就好比老虎碰到了豪豬,無從下口。還無從下腳,鋒利的鐵錐,腳踩上去就是一個血窟窿!
龜船=反制接舷船。
三、龜的內臟。
因為船體被包得嚴嚴實實,龜船的內部結構一直被很多人好奇。
據韓國人研究,龜船內部甲板有兩種:雙層和3層甲板。雙層甲板的火炮和划槳都在同一個船艙;三層甲板的內部分上下兩層,上層為火炮艙,用於射擊武器,下層為動力艙(划槳)和儲存艙。
圖:龜船內部結構。
《李忠武公全書》有如下記載:「左右鋪版下屋各十二間。二間藏鐵物,三間分藏火炮弓矢槍劍,十九間為軍兵休息之所。左鋪版上屋一間船將居之,右鋪版上屋一間將校居之。軍兵休則處鋪版下,戰則登鋪版上。」
圖:戰鬥中的龜船內部。
有戰鬥艙,有動力艙,有儲存間,有休息所,有將領單間和士兵通鋪。龜殼之下,別有洞天。
四、龜速。
戰船的機動性,在任何一個時代的海戰中都是不亞於火炮的能力,在很多時候,機動性強就意味著勝利。
龜船是大型船,長度約30-37米,高約5米,船內能容納50個作戰兵和100多個槳手,船上有可以升降的巨帆,船底兩側則各有10面櫓,平時航行靠帆,戰鬥衝刺時靠槳手划槳。韓國人按照復原船的模擬航行,做出了推測:龜船正常航速為4.27節(用帆),衝刺速度達7節左右(划槳)。
機動性都是相對而言,日軍的主力戰船安宅船,比龜船還要巨大。最大的安宅船,「海賊大名」九鬼嘉隆的旗艦「鬼宿丸」號,長度接近50米,高近10米,光是櫓手就要180人。但安宅船追求大,速度就比較慢了,正常航速約3節,衝刺速度5-6節,在機動性方面比龜船大為不如。
五、戰鬥力。
龜船載有的強大火器,才是它厲害的關鍵。《李忠武公全書》記載道:「左右牌各穿二十二炮穴,設十二門。龜頭上穿二炮穴,下設二門。門傍各有一炮穴。左右覆版又各穿十二炮穴,插龜字旗。」
不難看出,龜船的前後左右都能發射火器,這也是它的獨特之處。
圖:英國人所繪龜船,完全成了巨型怪物。
龜船搭載的火炮大約有30門,分天字銃、地字銃、玄字銃、黃字銃四種,還有發射小鐵丸的勝字銃筒。請注意,「天地玄黃」其實是大口徑的火銃,發射的是火箭而不是彈丸,和明朝的紅衣大炮在射程、威力上都不可比。
圖:朝鮮「天字銃「
除了無死角的火銃,龜船的撞角也是克敵制勝的主要武器。日本水軍將領在給秀吉的書信中訴苦:「朝鮮人水戰大異陸戰,且戰船大而行速,樓牌堅厚,銃丸俱不能入。我船遇之,盡被撞破。」
李舜臣的龜船是這樣戰鬥的:依靠機動性,突然衝進敵船之中,利用它刀槍不入的優勢,左右突擊,或直接撞沉敵船,或四面開銃炮焚毀敵艦。
圖:龜船攻擊日本安宅船。
在當時的戰場環境裡,這麼一個蒙著鐵皮、頂著鐵釘、配有多門火炮、機動超強的戰船,從技術上來說,絕對是難以應對的BUG。
六、龜船的歸宿。
日本人始終不承認龜船是世界最早的裝甲船,也不承認是龜船打敗了日軍,日本人認為韓國復原的龜船是屬於架空設定後的產物,僅憑史料上幾百個字的描述和繪圖,不可能仿造出與歷史上一模一樣的龜船。
應該說,日本人的質疑是有道理的。
因為,在壬辰戰爭結束後的200多年後,朝鮮人居然自己也製造不出龜船了。
圖:韓國電影《鳴梁海戰》中的龜船。
那是在1866年,法國軍艦侵占朝鮮江華島,以報復朝鮮人殺死法國的傳教士,朝鮮史稱「丙寅洋擾」。當時朝鮮閉門鎖國已久,在戰後苦於海防力量太弱,一度曾按照古樣建造龜船,打算重現壬辰戰爭的威風,最後卻失敗了——造出來的「龜船」因為鐵皮過多導致船身太沉,根本浮不起來。
其實,就算龜船能百分百復原,在鐵甲艦、開花彈早已普及的19世紀,只是一個活靶子而已。
圖:韓國海軍軍官的帽徽,正中央是龜船。
直到上世紀90年代,韓國海軍還在鍥而不捨地進行海底搜尋,打算讓壬辰戰爭中沉沒在海底的龜船重見天日,但迄今為止一無所獲。
龜船,註定只能稱雄於一時。也許,還是沉睡在冰冷的海底,才是昔日王者最好的歸宿。
留言列表